“中国制造2025”提出了用3个10年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。
实际上,自2014年“工业4.0”就成为热点方向,这个醒目的标题令人充满了欲望和想象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,坚持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,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,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,并提出了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。
用清华大学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蒋红斌博士的话来说,就是“我们的主体经济特质是左腿已经迈入了4.0时代,但是右腿还在2.0版本里。”与德国等制造强国相比,中国制造无论是在研发投入、技术水平、产品质量,还是品牌形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。
尤其是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近几年发生了深刻变化,中国制造业发展正在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“双重竞争”。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,德国推出了“工业4.0”战略,法国出台了“新工业法国”。去年9月,印度也发布了“印度制造”战略,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。
由此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出,中国必须走“工业2.0”补课、“工业3.0”普及、“工业4.0”示范的“并联式”发展道路。而对于始终走在变革尖峰上的服装业而言,创新能力不足、劳动力数量拐点初现等信号无一不在警示——制造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,涅槃重生还是销声匿迹?答案或许就在一念之间。